close

原文來源:[閒聊] 鄭優的酬庸腳色,是否是他胸口永遠的痛?

 

PTT ›MOD板

作者CFFS (深海大老鷹)
看板MOD
標題[閒聊] 鄭優的酬庸腳色,是否是他胸口永遠的痛?
時間Fri Nov 17 20:27:01 2017

代po

文/梅常書
原本就被賦予媒體公眾平台的中華電信MOD,在歷經四個半月的“改革”後如今現況如何?
以中華電信的官方說法是,戶數大量成長。不過奇怪的事,在此消彼長的市場競爭中,有線電視業者也表示;我們的戶數基本上也沒有太多的更動,這種說法,是否有人虛報戰功?誇張了自己的經營成績?
姑且先不論中華電信整頓MOD的藥引真的有效?鄭優被中華電信工會質疑是歷年來最不懂電信業務的董事長,完全是被酬庸而來,我們就不得不佩服他這一路走來的始終被公開質疑的“酬庸”歷史。

現年64歲的鄭優是雲林縣水林鄉人,1995年李登輝時代被延攬進入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擔任委員,2000年阿扁執政後,他更上層樓,被拔擢為公平會副主委。一直到2002年七月,他請辭獲准下台副主委職務。為何要離開位高權重的公平會?有他過去的同仁說;是跟當時的主委黃宗樂意見分歧,憤而請辭。真正的原因各說各話,但有一點事實是,鄭優是一個非常固執己見的人,外表溫溫的鄭優,其實常常會貪功躁進,失掉準頭中華電信的事件,就是始於一個政治任命的董事長,他挾著總統交辦要改革MOD的尚方寶劍,剛愎自用。以為按照「收視率分潤」就代表專業就代表政治正確。遇到問題後又不懂得如何處理,更不願放下身段溝通協調。以至於淪為被特定頻道商利用,被下屬挾持的大斷訊事件。回顧鄭優這二十年來的仕途,可說是藍綠通吃。離開公平會後,鄭優轉往台視擔任總經理,資深媒體人周玉蔻與楊憲宏事後在媒體上質疑,沒有在電視台上過一天班的鄭優,如何能管理一家人員龐大的台灣最老牌的電視台,如果這不叫酬庸,什麼才是酬庸?

台視的三年半,鄭優似乎不求有功只祈無過,在面對台視同仁的電視專業,鄭優只能行禮如儀,但是最後還是被迫離開台視,轉往中央廣播電台。
被新聞界質疑“可能除了唱歌沒有拿過麥克風”的鄭優,在央廣的建樹那就更乏善可陳,他的“被酬庸”之說更為明顯,一個沒有專業經驗的管理層,讓央廣員工,毫無忌憚地質疑他來的目的,自此,鄭優實在難以走出這道陰影~來到中華電信,一輩子沒在電信公司工作過的鄭優,就遭工會理事長朱傳炳批評,中華電信是一家民營企業,只因政黨輪替就來擔任中華電信員工超過15,000人,年營業額3000億元以上的大企業。請問他有電信公司的專業經驗嗎?有電信技術未來發展趨勢的基本知識嗎?還是他有組織和領導統御的長才呢?
如果以上才能都沒有,那就是政治酬庸!

改革MOD是鄭優董事長一路高歌猛進的大纛,他說總統也支持他改革MOD。可是 鄭優不止不懂電信行業卻連MOD也不懂。他以為MOD就是中華電信公司有135萬用戶的大系統。所以自他擔任董事長那一天起,他認為自己就是「媒體一哥」了,往後所有頻道營運商都必須聽他的。
可是他連MOD依法必須是「開放平台」都不知道,更不知道「開放平台」要怎麼運作。所以一上台就大耍官威,要求所有營運商必須依照收視率分潤,否則就下架斷訊。殊不知他的要求已經是違反黨政軍不得干預媒體的法律了。
今年7月1日斷訊事件後,中華電信終於發現不妙,才一再表示 他們只是“建議”營運商如何分潤,並沒有強制。但是依照中華給營運商的書面資料,才發現中華電信連黑紙白字簽過字的都可以說謊。很明顯的如果只是建議又為什麼把不聽話的頻道商斷訊呢?
(註:為了防止MOD變成政府控制下的媒體怪獸,所以MOD必須受黨政軍不得經營媒體的法律限制,MOD只能是「開放平台」。因為是「開放平台」所以MOD不需要像有線電視要受到反媒體壟斷條款的戶數限制。)
在這個事件上,鄭優把收視率分潤當作他有專業知識的表記。其實正好凸顯他對傳播理論

以及分組付費知識的無知。MOD有許多不同套餐為不同的客戶需要組合而成。被斷訊的豪華餐 約有80萬訂戶共106個頻道。豪華餐組合時的目標市場就是雅俗共賞的家庭大套餐。豪華餐的競爭對手就是有線電視的不分組的全部頻道(餐)。
如果豪華餐強制實施“唯一收視率分帳”,則許多境外優質頻道如 BBC, CNN,Discovery .. 或小眾喜好的頻道如足球台,古典音樂台...都將因為得不到合理的分潤,只好離開豪華餐。而留在豪華餐的頻道可能是以庸俗化和灑狗血的節目為主。

這是您要的MOD嗎?
不同的套餐滿足不同的客戶,鄭優連自己MOD上那些套餐組合的意義都沒能搞清楚,就強制所有營運商配合他的“唯一收視率分帳制度”。令人遺憾的是;為了他已經宣示的辦法要施行到底,許多境外收視率不高的頻道或國內的分眾運動頻道原本激烈反對的,都被中華電信用各種辦法“說服”了。
說起來,如此做法鄭優和MOD的主事者,並沒有真正解決了問題,而更是跨越了法律的界線。
據業者表示;MOD豪華餐的頻道商最近常常開會,他們私下認為,或許鄭優也不是真的不懂,可是如果他懂為何又要蠻幹呢?是不是有什麼不便啟齒的原因?
頻道商收入依收視率分帳,而收視率數字卻是由中華電信提供,那不是等於中華電信說多少就是多少嗎?「黑箱收視率」有人監督嗎?監督的公正機制又在哪裡?

更令營運商不解的是,收視率分潤計劃已經四個月,營運商卻收不到完整的收視率數字,更別說信任數字的正確性。中華電信技術上完全可以依他的好惡隨意調整收視率,就可以利用收視率來「控制媒體」,難到這才是鄭優政治任命背後不可說的政治任務?
如今業界盛傳,鄭優在此事件上為何如此大動干戈可能有三個原因:一是鄭優把自己的權威看得比公司的利益還重要。台互的48個頻道不聽話必須給他教訓,否則公司內外何人會服。二是鄭優被技術官僚挾持了,他們故意給鄭優錯誤的資訊和威脅,讓鄭優做出斷訊決定,好把鄭優架到火上來烤。三是鄭優背後真正的老版不是蔡英文,不是台灣人民,而是代表有線電視利益的人,推薦他上位的人。
不論是那一個原因,鄭優顯然都不適任中華電信董事長這個職務了。讓專業回歸專業,切莫讓酬庸的噩夢跟隨著鄭優的後半生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鄭優說謊 的頭像
    鄭優說謊

    鄭優說謊

    鄭優說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